危急时刻,中国军人让你知道什么叫“冷静”
综合:新华社、“公民日报”微信民众号、中国海军网、中国军网八一电视 等
戴明盟在飞行训练中。(资料图)
兵士和地面指挥员冷静处置
你可能得到最闪光的答案
但有时候
“明白。”刘畅临危不惧,坚持冷静,坦然将战机对准跑道。接地、放伞、刹车、投伞、脱离……动作中丝毫不露出一丝慌张。
13时59分,就在新飞行员刘畅和带飞教师李雷生驾机返场准备复飞时,战机“左滑压”灯突然闪亮,刺耳的语音报警霎时响起:“左发异样,左发异样……”李雷生即时向飞行指挥员报告。指挥员准确判断空中特情,令他们停止复飞,准备着陆。此时,语音报警再次响起:“左火警,左火警……”
歼-15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资料图)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
李雷生冷静提醒刘畅 :“保持好状况,畸形做动作。”
他们的断定
资料画面。
突发险情
在这里显现
短短的时间内
就在此时,戴明盟和教员冷静又迅速地观察了周围,发现下面是一座炼化厂,如果跳伞,着火的飞机一头栽下去,结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决定趁飞机还能把持再往前飞一点,找到一片广阔的旷野才跳了下去。后来考核事变的人说:“你们再晚几秒或十几秒钟,就再也跳不出来了……”
他们也会做出不一样的取舍
王成龙(资料图)
什么叫“决定”
杜富国(资料图)
但危急时刻
这样的心理素质和高超操作,令人叹服。
14时05分,飞机安全着陆。
2018年9月12日,王成龙所在部队进行魔鬼周训练的第一天凌晨,军队开拔后,作为指挥员的他在队伍后侧开头。突然,一辆失控的违规大货车,向昼夜行军的步队疾驰而来。危机时刻,他义无反顾挡在了战友身前。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在中国军人身上
这样的临危不乱和“高明”操作
当时,他跟老师驾驶着一架教练机实行仪表课目训练。在高度2000米左右时,忽然听到“砰”“砰”的爆破音,座椅两边开始冒白烟。从下面看,天上的飞机拉着长长的火焰。两个指挥员几乎同时拿起话筒喊:“快跳伞!”
什么叫“断定”
最终成功着陆
军人的“冷静”可能化险为夷
军人的表现
短短的多少秒时间
什么叫“冷静”
故事还没完。戴明盟下降到距离地面多少十米的时候,忽然发明底下那片菜地上全是竹竿,也就在一瞬间,他看到菜地里有个戴着草帽的农民,借用草帽大小他冷静迅速地估算了竹竿间的缝隙,发现只有瞄着一根竹竿下去就能避免被四周竹竿扎到。落地之前,他就按照猜想的方法用脚贴着竹竿、扭着身体,终极安稳降落。
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29岁的海军航母舰载战役机一级翱翔员张超驾驶战机履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刹那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捐躯。
在复杂的事实环境中
一名士兵在跳伞训练中遭遇突发状况
14时05分,他们驾驶着已经起火的战机保险着陆。
网友如此评论
飞机落定还没停车,浓烟就从垂尾根部冒了出来,随即蹿出火苗。着火点离油箱很近,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但地面保障官兵全都第一时间冲了上去,这全是官兵们保护飞行员和战机的本能反应。
让咱们看到了什么是“冷静”
应急分队措施切当、敏捷就位、对飞机履行灭火。
资料图
2018年10月11日下战书,在边境扫雷举措中,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面对庞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 你退后,让我来 ”。在进一步查明情形时突遇爆炸,勇敢负伤,失去双手跟双眼,同组战友只是受了轻伤。
70秒,你能做些什么?2017年8月24日,我军某陆航旅在飞行练习中,飞行员李燕曦驾驶的直升机突遇空中特情,在飞行员的果断、沉着处理下,避开了四处的村落,并在70秒的时光内保险着陆,避免了重大事变的发生。
军人的素质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2018年11月,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新飞行员带飞训练。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造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舰载机首飞第一人”戴明盟荣获“改革先锋”名称。驾机飞行近30年,他也遇到了诸多危急时刻。1996年8月,25岁的戴明盟碰到了他飞行生涯最重大的一次险情。
突发状态不可防止
更加凸显了军人的使命大爱
张超(资料图)
现场视频和飞参数据显示,从12时59分11.6秒发现故障到59分16秒跳伞,短短4.4秒时间里,张超全力以赴推操纵杆,制止机头上扬。生去世边缘,张超仍在试图挽救飞机。
飞翔材料图。
这样的冷静冷静,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的素质。